跳至主要内容

(深度好文)“什麼是發達?”

從很多數據來看,中國是世界大國無疑,這也是近年來國人民族自豪感急劇飆升的原因。不過中興事件的徒然出現,貿易摩擦的升溫,為我們及時敲響瞭警鐘——中國離世界強國還有一些距離。

本文為我們審視當今中國提供瞭另一種參照系。世界性頭號強國的興衰更迭是常有的事情,誰都不會永遠占據老大的位置,這是自然規律使然,也是中國的機會。但是大國崛起,關靠數據、外表和總量是行不通的。細細讀之思考之,有利於我們理解未來中國的應有走向。

◎作者 | 張維迎

當你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到紐約紐瓦克機場,你會感受到什麼叫做從第一世界的機場,到第三世界的機場。

6月初我結束德國考察,當從陳舊逼仄的柏林機場回到巨大嶄新的首都機場三號航站樓時,同行的記者朋友笑著說道:“發展中國傢的設施,就是發達!”

過去數年,我多次往返於美國、日本、歐洲,在跨文化的交流和觀察中,類似的感受還有很多:

從佈魯克林臟亂的河濱公園遙望曼哈頓島,我覺得似乎並不比從外灘眺望陸傢嘴更令人驚嘆。從杭州到上海,和諧號曾以350公裡的速度飛馳;但從東京去仙臺,東北新幹線的速度卻鮮能超過250公裡。在德國漢堡,當地正如火如荼推進智能城市建設,但所用互聯網技術卻並不比北京的更為先進……

三十年前,當一個中國人來到美國,會被機場、高速公路、超市、摩天大樓所震撼;而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說,這種視覺沖擊感已經蕩然無存。於是乎,問題來瞭,為什麼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傢?怎樣才算是發達國傢呢?

當然,是否是發達國傢,可以用很多指標來衡量,例如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壽命、識字率、工業化水平……但近年來我在跨國旅行中,漸漸形成瞭一些主觀判斷方法。概括來說,發達國傢會不計成本地做三種付出。

首先,為弱者付出。

正如決定一個水桶容量的,不是長板而是短板;評價一個國傢的發達程度,判斷標準不是強者的高度,而是弱者的地位。

弱者地位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漢堡,公交巴士到站後會利用液壓側傾車身,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或殘疾人上下車;在東京,所有地鐵車門上都刻有盲文告知盲人所在車廂位置;在美國紐黑文,政府補貼令當地窮困人群得以和耶魯醫學院博士生住在同一幢公寓。

為弱者付出,這首先意味著成本收益完全不成比例的金錢付出(例如服務盲人和老人的公共設施不產生經濟效益),這是社會強者為弱者買單。反之,過度追求金錢效益,由弱者為強者買單,則是社會不發達的表征(試想北京還有幾條盲道沒被車位或店鋪占據)。

為弱者付出還意味著整個社會的精神升華。在漢堡,一位思科公司經理向我展示他利用捐款開發的難民醫療服務集裝箱,專為湧入德國的難民提供醫療幫助。

在很多人看來,帶來社會問題又不產生經濟效益的難民不受歡迎,而思科的這位經理卻堅定地說:“他們需要幫助。”當人道主義精神超越實用主義精神,當整個社會出現大量願意不計成本服務弱者的社會群體時,這個國傢必定是發達國傢。

其次,為細節付出。

註重細節品質,而非宏大外觀,或許是我所走過的發達國傢的共性。東京成田機場或許不如北京首都機場現代化,但新宿街頭的公廁設施,絕對堪比北京五星級酒店。雖然中國一座三線城市的高樓大廈都不遜大阪,但在日本,我到再偏僻的小城,都可以放心直飲自來水。

為細節付出,還意味著急不得。在紐約佈魯克林區,當地好友為我介紹當地社區發展。在一塊荒地前,朋友說由於該地曾被用作化工廠廠房,當地政府花瞭40年時間仍未完成土壤和水體污染的清理,因此即便地價很貴也不得不閑置荒廢。

面子易學、裡子難補;經濟發展可以很快,但社會發達則需要耐心。吹噓高樓大廈硬實力,忽略生活品質軟實力,這不是發達國傢心態。

再次,為未來付出。

在人口僅有12萬人的德國小城博特羅普,我拜訪瞭剛成立不久的大學HRW,這是這座城市的第二所大學,共有70多名教授。市長蒂施樂說:“我們需要為城市的未來投資。”這讓我聯想起我的故鄉,全國百強縣排名第一的江陰,擁有36傢上市公司、160萬人口,卻沒有一所真正的大學。

在博特羅普,我還拜訪瞭一所名為“未來之屋”的公寓改造項目,改造的目的是令建築更加環保節能,但改造成本通過租金回收卻至少需15年。面對如此不經濟的方案,投資者的理由很簡單:這是未來。

在油價便宜的美國,美國人民僅僅為瞭一個環保理念,自2000年以來購買瞭160萬輛比同等汽油車貴一倍的豐田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在德國,為瞭支持綠色電力發展,德國人民在過去十年忍受瞭電價翻番。

所有這些看似沒有經濟理性的行為,實則都是為未來付出。如果一個國傢的居民隻斤斤計較眼前經濟利益,隻願意為廉價的服務和商品買單,不意為未來做長遠規劃和投資,則這個國傢很難從“跟隨發展”的發展中國傢升級成“引領發展”的發達國傢。

結束在德國的訪問後,我頗為感嘆,落後的高鐵網絡、陳舊的基礎設施、低矮的建築,德國似乎沒有大多數中國人以為的那麼“發達”。

“什麼叫發達?”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專傢海寧·埃勒曼如此反問。

“發達的建築、發達的鐵路、發達的技術……這些都隻是實現目標的工具,而非值得追求的目標本身”。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DW 官網為大家推薦三款DW時尚腕錶

丹尼爾·惠靈頓(Daniel Wellington)腕錶是當下最流行時尚腕錶品牌之一,其精緻、小巧、簡潔的設計讓無數年輕男女都為之心動,色彩鮮豔的尼龍錶帶更是成為了該品牌的重要標誌。今天, DW 官網 就為大家推薦三款DW時尚腕錶吧。 Daniel Wellington丹尼爾.惠靈頓 經典紳士系列 0206DW男士腕錶 該款 DW 手錶 採用北歐式簡約風格錶盤,立體金屬刻度線條幹淨利落。採用無秒針設計,盡顯從容時光。鏡面邊框僅1.2mm,使鏡面更顯大氣。精緻小巧的螺旋錶冠,搭配更加優雅。錶殼厚度6mm,盡顯輕薄優雅。不鏽鋼後蓋,刻有品牌LOGO。搭配義大利牛皮錶帶質感出眾、細膩柔韌。 Daniel Wellington丹尼爾.惠靈頓 經典紳士系列 0102DW男士腕錶 該款DW男士腕錶採用北歐式簡約風格錶盤,立體金屬刻度線條幹淨利落。採用無秒針設計,盡顯從容時光。鏡面邊框僅1.2mm,使鏡面更顯大氣。精緻小巧的螺旋錶冠,搭配更加優雅。錶殼厚度6mm,盡顯輕薄優雅。不鏽鋼後蓋,刻有品牌LOGO。搭配DW專屬的尼龍錶帶,充滿濃郁的學院風情。該款腕錶適合於多種場合,不論是正式的商務會談,或是網球俱樂部、海灘派對,抑或是浪漫的私人約會,舉手投足,彰顯魅力! Daniel Wellington丹尼爾.惠靈頓 經典佳人系列 0508DW男士腕錶 該款 DW 錶 錶盤採用簡約白色設計,鑽石刻度凸顯優雅。無秒針設計盡顯從容、隨意。表鏡為藍寶石水晶玻璃,堅固清晰。錶殼厚度僅6MM,盡顯輕薄。不鏽鋼後蓋,刻有品牌LOGO。搭配DW專屬藍色、粉色尼龍錶帶,盡顯柔美可愛。 以上就是 DW 專櫃 推薦的三款DW時尚腕錶,不知道其中有沒有您喜歡的款式。DW是目前最火的時尚手錶品牌,在設計與氣質上遠勝過其他型別品牌。但在製表技術上卻無法與專業品牌相比,因 此Daniel Wellington 手錶 購買須因人而異。

Nike Air Max有多少系列?各種系列的區別在哪?

Nike Air Max 跑鞋背景介紹:                 NIKE 在1987年釋出的 Nike Air Max 運動鞋,標誌著可見式科技的開端。從那時起,Nike公司在Nike Air Max系列問世後就一直沒有停止該系列的技術研發工程,每一代Air Max運動鞋都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改進,提供了更強的緩震,也彰顯出越來越強的創新能力。從Air Max 1(1987)、Air Max 90(1990)、Air Max 180(1981)和Air Max 93(1993)、air max95(1995)到現在的全掌 air max360、air max 2009+,Air Max運動鞋在技術上實現了氣墊包裹整個後腳跟,而外形也發展到了一個相對完美的階段。 Nike Air Max 跑鞋綜合介紹:                 Nike Air Max   -氣墊王:以高壓的方式,將NIKE大分子的氣體注入到堅硬的合成橡膠氣囊內,氣墊中的氣體不會因外來衝擊力而流失。               外觀:18-22mm 表面有結縫              氣墊壓力:5 磅 10 磅 20 磅 25磅不同壓力氣室的組成提供不同的特別的避震性,5磅的低壓氣室大大提高了運動的舒適性,25磅的高壓氣室則能增強運動鞋的穩定              優點:最大的緩震性,能減少雙腳落地時所產生的撞擊力,氣功墊內含不同壓力的氣室,且提供不同形狀的MAX AIR,讓消費者針對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選擇最大的              保護性:比以往氣墊多了35%的避震效果,使穿著者的雙腳受到更多的保護              最大的...

白酒品鑒:雅酌才是美酒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所謂美酒難得,難得遇上一瓶好酒,必是要細細品嘗。好酒之人,在品嘗時不僅講究禮儀、法度,更是對品酒的境界有更高的追求。他們註重自己與酒的關系,註重酒液帶來的純粹的美好滋味,從端起酒杯聞到酒香的那一剎那,到酒液徐徐入喉留下的一抹,酒液與身心在互相交織,那種滋味讓人心醉。這種細細品味的方式,被稱為雅酌。 雅酌美酒的根本在於人與酒的溝通,要通過雅酌達到人酒和諧,必須講求方法。從食品感官科學角度分析,雅酌是借助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融會貫通,達到對酒的感知、感覺與感悟,乃至上升到對“品味”的認知。 1)外觀 將酒杯拿起,以白色評酒桌或白紙為背景,采用正視、俯視及仰視方式,觀察酒樣有無色澤及色澤深淺。然後輕輕搖動,觀察酒液澄清度、有無懸浮物和沉淀物。 2)香氣 首先將酒杯舉起,置酒杯於鼻下10mm~20mm 左右處微斜30°,頭略低,采用勻速舒緩的吸氣方式嗅聞其靜止香氣,嗅聞時隻能對酒吸氣,不要呼氣。再輕輕搖動酒杯,增大香氣揮發聚集,然後嗅聞。特殊情況下,將酒液倒空,放置一段時間後嗅聞空杯留香。 3)口味口感 每次入口酒量應保持一致,一般保持在0.5mL~2.0mL,可根據酒精度和個人習慣調整。品嘗時,使舌尖、舌邊首先接觸酒液,並通過舌的攪動,使酒液平鋪於舌面和舌根部,以及充分接觸口腔內壁,酒液在口腔內停留時間以3s~5s為宜,仔細感受酒質並記下各階段口味及口感特征。 最後可將酒液咽下或吐出,緩慢張口吸氣,使酒氣隨呼吸從鼻腔呼出,判斷酒的後味(餘味、回味)。通常每杯酒品嘗約2~3次,品評完一杯,可清水漱口,稍微休息片刻,再品評另一杯。 4)風格 綜合香氣、口味、口感等特征感受,結合各香型白酒風格特點,做出總結性評價,判斷其是否具備典型風格,或獨特風格(個性)。 雅酌是一個細致的過程,需要逐一體會每個環節酒液帶給感覺器官的溫潤刺激,美酒帶來的“五度”——聞香的幽雅度,入口的綿甜度,留口的醇厚度,落口的凈爽度及飲後的低醉酒度。隻有不限於追求物質的低級刺激,通向人與酒的融和升華,最終才能達到雅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