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Adidas Ultra Boost為什麼稱之為“最強跑鞋”?

       Adidas Ultra Boost定位就是頂級跑鞋,Adidas Ultra BOOST在2015年誕生的時候,Adidas就給出了極其高調的稱呼,“最強跑鞋”的概念從這個時刻誕生。我們會想最強的定義是什麼,其實很多人都摸不到也不敢這麼提,可以肯定的是給出了這樣的概念,不少成分源自於Boost技術的成熟與壯大,另外就是鞋面體系中應用了adidas領先的Primeknit編織技術,傳遞給雙腳的直接感受更像是一雙"襪子"。
Adidas Ultra BOOST
Adidas Ultra Boost技術介紹:
       在經過了一年的沉澱之後,新一代的Adidas Ultra BOOST問世,整體的形態構架都沒有改變,而最為明顯的變化就是外底用料,使用了大名鼎鼎的馬牌橡膠。在前代產品由於耐磨以及防滑問題上出現的問題,在產品中做出了極為針對性的調整和補強。
       adidas高調宣稱的“最強跑鞋”我們可以細心品味一番,它究竟有著怎樣的不同,帶著問題去感受這雙高階之後的全新Adidas Ultra BOOST也許是為了讓Adidas Ultra BOOST與“最強跑鞋”的名號更加契合,從鞋面體系再到中底的科技填充以及支撐環節的安排再到最終外底材料的選用都與傳統跑鞋相比帶有著一些特殊感。從鞋面體系來看Ultra BOOST沒有傳統跑鞋的鞋舌設計,而是通過整片的Primeknit編織技術將鞋舌和鞋面徹底融為一體。這樣從舒適度的角度上來看避免了傳統鞋舌、鞋面與雙腳三者之間出現的不和諧因素。整體鞋面猶如第二層面板般的質感會為跑步中的雙腳帶來極高的舒適體驗。
       根據實際跑動狀態下的雙腳去考慮,隨著跑動距離的增加以及跑步時間的增長,雙腳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脹”,這樣在雙腳與鞋面的貼合上註定會出現問題,那麼由Primeknit構成的鞋面體系本身擁有著極強的延展性,雙腳在沒面的包裹下能夠更加自由,可以理解為一雙更加強化的襪套。即使雙腳在跑步過程中出現了程度較大的腫脹,Adidas Ultra BOOST的鞋面體系依然可以貼合雙腳的進行調整,從而大大的提高了舒適度。完全避免了在穿著傳統跑鞋時由於雙腳出現的腫脹與鞋面發生的不夠和諧的關係。
       整體的Primeknit鞋面構架會有人擔心它的支撐能力不夠完美,通過鞋面體系的構成來看在中足位置,安排的內外兩片TPU支撐片對中足位置進行支撐補強,另外,Primeknit技術自身擁有著一定的強度和厚度,在中足位置的TPU補強對於滿足整體鞋面環節提供的支撐能力已經能夠完美應對跑步過程中的需求。
       談到支撐我們再來看Ultra BOOST在中底以及後跟環節的處理,後跟位置與前作一致,選擇了中間分開式的兩片TPU支撐片,同樣還是考慮到雙腳在跑動之後會出現一些“脹”的情況,為保證足跟位置的舒適度,留出一些餘量。中底支撐方面,自然應用了當家的Torsion System,與前作一致,它並沒有被直接貼在Boost的表面,而是相當於鑲嵌在了Boost中底的中間位置,我們可以假想一下骨骼和面板的關係。這樣的操作手法顯而易見,由於Boost的填充量極大,不穩定因素有由此變得明顯。因此這樣提升高度的Torsion System,就恰到好處的出現在了最應當出現的位置。對於Ultra BOOST的中體表現增色不少。
       對於當今大熱的Boost科技來說,Adidas Ultra BOOST可以看做是對Boost技術最好的體現形式,大容量的中底新增量,相對於第一雙出現Boost科技的跑鞋產品Energy Boost而言,它的中底Boost容量較前作多出了20%,全掌應用了Boost技術。Boost的彈性特別是韌性,是一直備受稱讚的根源,在跑動過程中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能量。但是由於Boost的特性,偏軟韌性強,也恰恰圈定了它的適用人群。它可能並不是那些極強的專業選手們青睞的目標,確實一雙足以充分滿足中長距離跑步的良好伴侶。
       外底方面絕對是本次Adidas Ultra BOOST最大的亮點,我們會看前作,相對普通的外底處理在耐磨度以及抓地力和防滑的效果生都不太理想,這也成為了第一代Adidas Ultra BOOST美中不足的關鍵之處。新作對於外底材料的更換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對於耐磨以及抓地力和防滑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效果,對於整雙Adidas Ultra BOOST而言也更加趨近完美。
  Adidas Ultra BOOST作為一雙擁有著極大Boost填充量以及高水準Primeknit技術加持的跑鞋產品,雖然售價在跑鞋產品中居於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但是綜合考量它的科技水準以及工藝水平,都是值得選擇的慢跑必備產品。
Adidas Ultra BOOST“最強跑鞋”討論:
T****頡:本人很早就在高雄專櫃入手了一雙Adidas Ultra BOOST,襪套設計,包裹性簡直爆炸,完全感受不到他的存在,而且超級輕,boost全掌設計,輕軟彈,穿上就不想脫,透氣也很好,是我穿過最舒服的跑鞋,現在前掌基本磨到boost了,鞋面也破了,穿了老久了,不捨得扔。
發***哥:第一次看它的時候覺得這麼醜的鞋為什麼還賣這麼貴。那時候完全不知道boost是什麼,單純的覺得醜。然後跑同學那裡,看到他穿了一雙energy boost。那天他穿了件襯衫,Adidas的灰色褲子,還有綠色的日版energyboost。好長時間沒見,雖然嘴硬說他醜,但還是覺得好帥哦。沒懸念的被他洗腦,去臺北專櫃試了Adidas Ultra BOOST,從此愛不釋腳。覺得這可能是我見過的最帥的鞋了。
鬧***桑:結論“綜合性能超強”,包括重量、支援性、舒適性。入手boost半年,跑了大概300km,穿著跑了馬拉松。utral boost us9碼鞋重303克、比kayano21輕30多克,上腳明顯感覺比k21負擔要小,踩下去的第一感受就是軟!彈!前20km的跑動是輕鬆愉快的,再往後隨著跑動距離增加會稍稍感覺前腳掌有些洩勁,前後高差設計不錯,落地舒服。鞋面也是很透氣的,颳大風能清楚的感受到腳趾在做spa。絕對是一雙適用於日常和跑馬的首選鞋!
本次評測來自www.dozo8.com.tw獨家提供,而且更多歐美夯貨單品盡在其中!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DW 官網為大家推薦三款DW時尚腕錶

丹尼爾·惠靈頓(Daniel Wellington)腕錶是當下最流行時尚腕錶品牌之一,其精緻、小巧、簡潔的設計讓無數年輕男女都為之心動,色彩鮮豔的尼龍錶帶更是成為了該品牌的重要標誌。今天, DW 官網 就為大家推薦三款DW時尚腕錶吧。 Daniel Wellington丹尼爾.惠靈頓 經典紳士系列 0206DW男士腕錶 該款 DW 手錶 採用北歐式簡約風格錶盤,立體金屬刻度線條幹淨利落。採用無秒針設計,盡顯從容時光。鏡面邊框僅1.2mm,使鏡面更顯大氣。精緻小巧的螺旋錶冠,搭配更加優雅。錶殼厚度6mm,盡顯輕薄優雅。不鏽鋼後蓋,刻有品牌LOGO。搭配義大利牛皮錶帶質感出眾、細膩柔韌。 Daniel Wellington丹尼爾.惠靈頓 經典紳士系列 0102DW男士腕錶 該款DW男士腕錶採用北歐式簡約風格錶盤,立體金屬刻度線條幹淨利落。採用無秒針設計,盡顯從容時光。鏡面邊框僅1.2mm,使鏡面更顯大氣。精緻小巧的螺旋錶冠,搭配更加優雅。錶殼厚度6mm,盡顯輕薄優雅。不鏽鋼後蓋,刻有品牌LOGO。搭配DW專屬的尼龍錶帶,充滿濃郁的學院風情。該款腕錶適合於多種場合,不論是正式的商務會談,或是網球俱樂部、海灘派對,抑或是浪漫的私人約會,舉手投足,彰顯魅力! Daniel Wellington丹尼爾.惠靈頓 經典佳人系列 0508DW男士腕錶 該款 DW 錶 錶盤採用簡約白色設計,鑽石刻度凸顯優雅。無秒針設計盡顯從容、隨意。表鏡為藍寶石水晶玻璃,堅固清晰。錶殼厚度僅6MM,盡顯輕薄。不鏽鋼後蓋,刻有品牌LOGO。搭配DW專屬藍色、粉色尼龍錶帶,盡顯柔美可愛。 以上就是 DW 專櫃 推薦的三款DW時尚腕錶,不知道其中有沒有您喜歡的款式。DW是目前最火的時尚手錶品牌,在設計與氣質上遠勝過其他型別品牌。但在製表技術上卻無法與專業品牌相比,因 此Daniel Wellington 手錶 購買須因人而異。

Nike Air Max有多少系列?各種系列的區別在哪?

Nike Air Max 跑鞋背景介紹:                 NIKE 在1987年釋出的 Nike Air Max 運動鞋,標誌著可見式科技的開端。從那時起,Nike公司在Nike Air Max系列問世後就一直沒有停止該系列的技術研發工程,每一代Air Max運動鞋都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改進,提供了更強的緩震,也彰顯出越來越強的創新能力。從Air Max 1(1987)、Air Max 90(1990)、Air Max 180(1981)和Air Max 93(1993)、air max95(1995)到現在的全掌 air max360、air max 2009+,Air Max運動鞋在技術上實現了氣墊包裹整個後腳跟,而外形也發展到了一個相對完美的階段。 Nike Air Max 跑鞋綜合介紹:                 Nike Air Max   -氣墊王:以高壓的方式,將NIKE大分子的氣體注入到堅硬的合成橡膠氣囊內,氣墊中的氣體不會因外來衝擊力而流失。               外觀:18-22mm 表面有結縫              氣墊壓力:5 磅 10 磅 20 磅 25磅不同壓力氣室的組成提供不同的特別的避震性,5磅的低壓氣室大大提高了運動的舒適性,25磅的高壓氣室則能增強運動鞋的穩定              優點:最大的緩震性,能減少雙腳落地時所產生的撞擊力,氣功墊內含不同壓力的氣室,且提供不同形狀的MAX AIR,讓消費者針對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選擇最大的              保護性:比以往氣墊多了35%的避震效果,使穿著者的雙腳受到更多的保護              最大的...

白酒品鑒:雅酌才是美酒的正確打開方式

正所謂美酒難得,難得遇上一瓶好酒,必是要細細品嘗。好酒之人,在品嘗時不僅講究禮儀、法度,更是對品酒的境界有更高的追求。他們註重自己與酒的關系,註重酒液帶來的純粹的美好滋味,從端起酒杯聞到酒香的那一剎那,到酒液徐徐入喉留下的一抹,酒液與身心在互相交織,那種滋味讓人心醉。這種細細品味的方式,被稱為雅酌。 雅酌美酒的根本在於人與酒的溝通,要通過雅酌達到人酒和諧,必須講求方法。從食品感官科學角度分析,雅酌是借助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的融會貫通,達到對酒的感知、感覺與感悟,乃至上升到對“品味”的認知。 1)外觀 將酒杯拿起,以白色評酒桌或白紙為背景,采用正視、俯視及仰視方式,觀察酒樣有無色澤及色澤深淺。然後輕輕搖動,觀察酒液澄清度、有無懸浮物和沉淀物。 2)香氣 首先將酒杯舉起,置酒杯於鼻下10mm~20mm 左右處微斜30°,頭略低,采用勻速舒緩的吸氣方式嗅聞其靜止香氣,嗅聞時隻能對酒吸氣,不要呼氣。再輕輕搖動酒杯,增大香氣揮發聚集,然後嗅聞。特殊情況下,將酒液倒空,放置一段時間後嗅聞空杯留香。 3)口味口感 每次入口酒量應保持一致,一般保持在0.5mL~2.0mL,可根據酒精度和個人習慣調整。品嘗時,使舌尖、舌邊首先接觸酒液,並通過舌的攪動,使酒液平鋪於舌面和舌根部,以及充分接觸口腔內壁,酒液在口腔內停留時間以3s~5s為宜,仔細感受酒質並記下各階段口味及口感特征。 最後可將酒液咽下或吐出,緩慢張口吸氣,使酒氣隨呼吸從鼻腔呼出,判斷酒的後味(餘味、回味)。通常每杯酒品嘗約2~3次,品評完一杯,可清水漱口,稍微休息片刻,再品評另一杯。 4)風格 綜合香氣、口味、口感等特征感受,結合各香型白酒風格特點,做出總結性評價,判斷其是否具備典型風格,或獨特風格(個性)。 雅酌是一個細致的過程,需要逐一體會每個環節酒液帶給感覺器官的溫潤刺激,美酒帶來的“五度”——聞香的幽雅度,入口的綿甜度,留口的醇厚度,落口的凈爽度及飲後的低醉酒度。隻有不限於追求物質的低級刺激,通向人與酒的融和升華,最終才能達到雅酌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