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Armour 花 55 億美元建瞭新總部
在美國,一傢大公司總部和它的配套設施,往往就是一整座小城鎮的基礎——蘋果所在的庫比蒂諾(Cupertino)、Google所在的山景城,都是這樣。
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張,這些總部還會繼續擴張。2016年年初,總部位於波特蘭郊外的Nike就宣佈瞭規模極大的新總部建設計劃,占地面積接近30萬平方米——超過瞭蘋果準備建設的那個“宇宙飛船”。
作為全美第二大運動品牌,Under Armour在這方面的野心,跟Nike也有點接近。在公司發傢的馬裡蘭州、巴爾的摩(Baltimore)市,創始人Kevin Plank在年初一口氣買下瞭超過40萬平方米的工業區土地。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這是為公司造價55億美元的新總部空間而準備的。
按照規劃,這個新總部將由45棟建築組成,包括辦公樓、休閑區、賓館、購物中心、體育場等各種業態,並將擁有超過2英裡的河岸景觀。此外,公司也會像Facebook那樣,為當地居民提供至少7500套住宅。
Under Armour新總部規劃效果圖
按照規劃,整個項目完工總共需要25年的時間。但最近,公司的新制造和設計中心就已經投入使用瞭。像蘋果為Apple Watch專門準備的實驗室一樣,這裡也有數十位身著制服的研究人員、各類器材,以及穿著實驗產品訓練的運動員。
Under Armour曾經是巴爾的摩的驕傲之一。從一個學生創業項目、做到如今超過160億美元的市值,對於一個非互聯網創業公司來說,算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但當地人對這座新總部的建設計劃並不買賬:如果一傢公司有這麼多錢可以用來揮霍,為何不用來幫助這座正在衰敗的城市本身?
從預期收益上說,Under Armour的新總部能為這座城市提供上億美元的稅收收入、以及約25000個新工作崗位。但在審議這一方案的理事會成員Carl Stokes看來,這些反而會擴大收入兩極分化的現狀:“如果說目前巴爾的摩的狀況是‘雙城記’,那等到Under Armour的新總部落成後,就會變成‘三城記’。”
在巴爾的摩,新城區Inner Harbour和舊城區Sandtown,完全是兩幅景象:前者由原本的碼頭翻新而來,集中瞭成立幾乎所有能夠吸引遊客的景點;後者的凋敝、動蕩則類似底特律,傳統制造業的衰落讓其在最近10年內,損失瞭一半以上的常住人口,並在2015年終於演變成瞭一場大規模騷亂。
Sandtown區域內的一傢集市,在2015年的騷亂中受到瞭火災的影響(圖片來自《紐約時報》)
但也有人認為,不該將城市復興的壓力,全部放在當地企業傢的身上。在接受CNN采訪時,65歲的市議員Elijah E. Cummings就引用瞭Under Armour的口號“保護我的地盤”(Protect this house):
“Kevin Plank對我說,他不是市長,也不能包辦一切。他的工作是賣T恤衫和運動鞋,以保證公司的良好運轉。如果這能對整個城市有所幫助,他會很高興。但這句口號(Protect this house)說得對,保護這塊地盤的,應該是我們自己。”
想要了解更詳細資訊消息的話,不妨關注UA安德瑪臺灣專賣店(http://www.under-armour-store.com.tw/)後續報道消息,也可以添加Line:TWHP進行詢問,新款低至 9 折起,新款不斷上架,週日週末享用專屬折扣優惠,驚喜連連,正品夯貨,支持專櫃驗證,7天鑒賞期,7天無理由退換貨,心動,不如行動,趕緊來選購吧!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