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在中國封建社會期間,山西的地位舉足輕重,而且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越是亂世越是顯得重要,誰擁有瞭山西,誰就可以稱雄天下。
壺口瀑佈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壺口瀑佈是鑲嵌在母親河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位於晉陜峽谷中段,山西省吉縣與陜西省宜川縣交界處。壺口瀑佈風景名勝區是國傢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推向國際旅遊市場三十五張王牌景點之一、國傢地質公園、AAAA級風景旅遊區、“國傢自然遺產預備名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黃河大合唱》創作地、“遊客最喜愛的十大瀑佈”之一,1990年版50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便是黃河壺口瀑佈,景區總面積為100平方公裡。
天脊山
天脊山風景區位於太行山之巔的平順縣東南山麓,橫跨山西、河南兩省交界,距長治市70公裡,離河南林州市隻有18公裡。景區面積196平方公裡,海拔1886米,被譽為“天之脊”。天脊山景區以其古樸原始的自然環境、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綺麗壯闊的地形風貌以及完好的生態植被,被譽為上黨魅力城市長治後花園,素有“賽江南”之稱,是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探險寫生的理想去處。
大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位於壺關縣東南部,占地面積187平方公裡。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的動植物資源共同造就瞭太行山大峽谷豐富的旅遊資源。太行山大峽谷形成於百萬年前的造山運動,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巨大地殼運動和外力作用,形成瞭獨特的地質地貌。太行山大峽谷是一個完整的地質自然單元,具有國內罕見的麻巖、石英砂巖峰,有著相當高的科研和觀賞價值。
綿山
綿山位於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市東南20公裡處,橫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總面積294.75平方公裡,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在1400米以上。是山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公佈的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傢4A級旅遊景區。綿山山勢奇特,有大小天然溶洞百餘處之多。
百平瑤城
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距省會太原90公裡,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華北地區商貿集散市場,有“拉不完填不滿的平遙城”和“小北京”之譽。
喬傢大院
喬傢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晉中盆地,位於國傢歷史名城祁縣城東12公裡處的喬傢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裡,現為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
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部,由東、南、西、北、中五座臺頂環護而列,故而得名。其中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北臺葉鬥峰,海拔最高,為3061米。五臺山規劃總面積599平方公裡,是集佛教聖地、避暑勝地、革命聖地和地質科普基地於一身的世界遺產地、國傢風景名勝區、國傢森林公園、國傢地質公園、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旅遊景區,是山西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城西十六公裡的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1000餘尊,石窟規模宏大,雕刻藝術精湛,造像內容豐富,形象生動感人,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瞭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1961年3月,雲岡石窟被國務 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5月,成為國傢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
北嶽恒山
北嶽恒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風光壯美,人文薈萃,自古就是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和道教文化發祥地,以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而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國傢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首批國傢旅遊名片。2009年,北嶽恒山被列入國傢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名錄。恒山東距首都北京340公裡,南到佛教聖地五臺山140公裡,西去應縣木塔49公裡、北距大同雲岡石窟65公裡,距離省會太原260公裡,高速暢通,交通便利。
评论
发表评论